
朗读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常政办发〔2017〕29号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彻底排查整治全县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工作,确保文物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我县拥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对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县整合各种资源,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抢修,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全县文物保护单位重大安全隐患基本排除。但是,目前仍有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消防设施不够齐全、保护职责不够明晰等问题,影响了文物安全。为此,各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工作,切实履职尽责、落实举措,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监管。
二、明确责任,加强监管
(一)乡镇(街道)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是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安全工作方案,成立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护。要定期检查文保单位“四有”落实情况,确保有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专门保护管理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要与文物保护单位使用者签订安全责任书,认真检查消防责任制落实情况,日常防火检查巡查情况,消防设施正常使用情况,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档案记录情况。对木结构类的文物保护单位,必须对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一切火源、电源和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监管。各乡镇(街道)必须及时向县文广新局报送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二)文物使用者职责。文物使用者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承担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负责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理、修缮和保养工作。要建立健全文保单位管理使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巡查和安全保卫工作,配备足够消防器材,及时更换过期、损毁的消防设备,积极开展防火防盗应急演练,不断增强文保单位安全保护能力,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
(三)相关行政部门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县文广新局要依法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管,对保护机构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责任不明确、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形,要督促责任人限期整改完善,确保规范管理。公安、安监、消防等部门要切实按照部门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整改。
三、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一)广泛宣传。各相关单位要深入开展文物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增强文物安全保护意识。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文物安全保护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文物安全保护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值守。各相关单位要建立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配备足够的值班人员,加强应急值守。值班要有记录、有巡查,并保持通讯畅通,一旦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和处理。
(三)严肃纪律。坚持“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导致重大文物安全事故,造成文物毁坏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严肃追责,绝不姑息。
附件:常山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21日
附件
常山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序号 | 名称 | 地 址 | 时代 | 类别 | 级别 | 公布时间 | 公布文号 |
1 | 樊氏大宗祠 | 招贤镇樊村村口 | 清 | 古建筑 | 省 | 1997.8.29 | 浙政发〔1997〕160号 |
2 | 徐氏旧宅(三十六天井) | 球川镇球川村 | 清、民国 | 古建筑 | 省 | 2005.3.16 | 浙政发〔2005〕18号 |
3 | 里择祠 | 天马镇常年青村马车弄 | 明、清 | 古建筑 | 省 | 2005.3.16 | 浙政发〔2005〕18号 |
4 | 兴贤塔 | 球川镇球川村 | 明万历 | 古建筑 | 省 | 2011.1.7 | 浙政发〔2011〕2号 |
5 | 尚书坊 | 何家乡樊家村灯圈弄 | 明 | 古建筑 | 省 | 2011.1.7 | 浙政发〔2011〕2号 |
6 | 底角王氏宗祠(含世美坊) | 东案乡金源村 | 明嘉靖 | 古建筑 | 省 | 2011.1.7 | 浙政发〔2011〕2号 |
7 | 德川行 | 天马街道张家塘13号 | 清 | 古建筑 | 省 | 2017.1.13 | 浙政发〔2017〕2号 |
8 | 文峰塔 | 天马街道塔山公园内 | 清 | 古建筑 | 省 | 2017.1.13 | 浙政发〔2017〕2号 |
9 | 方文彬故居和傥溪桥 | 天马街道屏山社区;金川街道上蒋村 | 清 | 古建筑 | 省 | 2017.1.13 | 浙政发〔2017〕2号 |
10 | 大处古建筑群 | 芳村镇大处村 | 清 | 古建筑 | 省 | 2017.1.13 | 浙政发〔2017〕2号 |
11 | 泰安古建筑群 | 新昌乡泰安村 | 清 | 古建筑 | 省 | 2017.1.13 | 浙政发〔2017〕2号 |
12 | 胡村建筑群 | 同弓乡胡村村 | 清、民国 | 古建筑 | 省 | 2017.1.13 | 浙政发〔2017〕2号 |
13 | 球川建筑群 | 球川镇球川村 | 清、民国 | 古建筑 | 省 | 2017.1.13 | 浙政发〔2017〕2号 |
14 | 岩前民国建筑群 | 新昌乡岩前村 | 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 | 省 | 2017.1.13 | 浙政发〔2017〕2号 |
15 | 华严寺 (石崆寺) | 天马街道西峰村石崆山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16 | 程氏民居 | 天马街道新建巷34号 | 民国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17 | 塔山集真观遗址 | 天马街道塔山公园内 | 南宋、清 | 古遗址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18 | 塔山底双口井 | 天马街道双井街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19 | 文峰塔 | 天马街道塔山公园内 | 清嘉庆 | 古建筑 | 县 | 1982.6.26 | 常政〔1982〕110号 |
20 | 德川行 | 天马街道张家塘13号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05.1.29 | 常政发〔2005〕2号
|
21 | 太守公墓(徐大兴墓) | 天马街道马车弄 | 南宋 | 古墓葬 | 县 | 1982.6.26 | 常政发〔1982〕110号 |
22 | 山头篷遗址 | 紫港街道狮子口村 | 新石器 | 古遗址 | 县 | 2001.4.20 | 常政发〔2001〕62号 |
23 | 傥溪桥 | 金川街道上蒋村 | 清光绪 | 古建筑 | 县 | 1994.1.12 | 常政复〔1994〕3号 |
24 | 刘氏宗祠 | 招贤镇五里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01〕62号 |
25 | 招贤村古渡 | 招贤镇招贤村 | 宋、近现代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26 | 江氏大宗祠 | 青石镇江家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27 | 山溪边节孝坊 | 青石镇山溪边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28 | 郑氏民居 | 青石镇山溪边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05.1.29 | 常政发〔2005〕2号 |
29 | 虹桥 | 青石镇虹桥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30 | 徐恢夫妇(合葬墓) | 青石镇砚瓦山村猪干山 | 明 | 古建筑 | 县 | 1986.8.11 | 常政发〔1986〕52号 |
31 | 大陈山瓷窑址 | 青石镇九龙山村 | 宋 | 古遗址 | 县 | 2005.1.29 | 常政发〔2005〕2号 |
32 | 缸窑山窑址 | 青石镇大塘后村外西塘边 | 宋 | 古遗址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33 | 湖澄祖庙 | 何家乡樊家村湖澄渡口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34 | 江氏家庙 | 何家乡江源村 | 明、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35 | 樊莹墓 | 何家乡樊家村大尖山 | 明 | 古墓葬 | 县 | 1986.8.11 | 常政发〔1986〕52号 |
36 | 双珠桥 | 何家乡黄冈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37 | 赵公岩 | 辉埠镇路里坑村 | 北宋、民国 | 古遗址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38 | 上辉埠陈氏宗祠 | 辉埠镇辉埠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39 | 大埂吴氏宗祠 | 辉埠镇大埂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40 | 毓秀塘 | 辉埠镇大埂村 | 明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41 | 大埂遗址 | 辉埠镇大埂村 | 新石器 | 古遗址 | 县 | 1986.8.11 | 常政发〔1986〕52号 |
42 | 五谷殿节孝坊 | 辉埠镇石姆岭村 | 不详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43 | 球川徐光晓民居 | 球川镇球川村 | 民国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44 | 塘坑弄30号民居 | 球川镇球川村 | 民国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45 | 桥头永安桥 | 球川镇球川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46 | 龙头街八角井 | 球川镇球川村 | 明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47 | 汪氏节孝坊 | 球川镇王家村村南 | 民国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48 | 下龙绕桥 | 球川镇龙绕村 | 明、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49 | 李家岗瓷窑址 | 球川镇黄泥畈村李家岗 | 北宋 | 古遗址 | 县 | 1986.8.11 | 常政发〔1986〕52号 |
50 | 大处古建筑群 | 芳村镇大处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01.4.20 | 常政发〔2001〕62号 |
51 | 水阁亭 | 芳村镇芳村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52 | 芳村古井 | 芳村镇芳村村 | 不详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53 | 徐王庙 | 芳村镇井河村村中 | 明、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54 | 回龙桥 | 芳村镇芙蓉湖村 | 明 | 古建筑 | 县 | 1986.8.11 | 常政发〔1986〕52号 |
55 | 乐丰桥 | 芳村镇横山路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56 | 对坞王氏宗祠 | 新昌乡泰安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57 | 安坑余氏宗祠 | 新昌乡泰安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58 | 均安桥 | 新昌乡猷辂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59 | 天堂亭 | 新昌乡猷辂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60 | 山篷桥 | 东案乡万安村 | 不详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61 | 里篷桥 | 东案乡万安村 | 不详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62 | 万安桥 | 东案乡万安村 | 清乾隆 | 古建筑 | 县 | 2005.1.29 | 常政发〔2005〕2号 |
63 | 胡氏宗祠 | 同弓乡胡村村 | 明 | 古建筑 | 县 | 2011.12.2 | 常政发〔2011〕80号 |
64 | 官庄桥 | 同弓乡关庄桥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2005.1.29 | 常政发〔2005〕2号 |
65 | 世美坊 | 东案乡金源村 | 明嘉靖 | 古建筑 | 县 | 1986.8.11 | 常政发〔1986〕52号 |
66 | 敦睦堂 | 辉埠镇彭川村 | 清 | 古建筑 | 县 | 1986.8.11 | 常政发〔1986〕52号 |
备注:近几年,名单中的部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群众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