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根据市乡村振兴大花园推进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房整治拆后利用风貌提升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统筹好“拆用结合”机制,真正优化利用拆后土地,提升农村特色风貌,做实农房整治下半篇文章,现就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在农房整治拆后利用中,紧紧围绕农民建房服务好、农村风貌提升好 、要素资源转化好“三个好”的总体目标,按照“农房整治零反弹、拆后利用全覆盖”的要求,通过制定利用计划,落实利用措施,分门别类利用好腾出土地,推进拆后土地应用尽用,到2020年底前各行政村拆后利用率到95%以上,农民建房100%实现线上审批,全乡打造拆后利用示范村2个。
二、工作措施
各行政村要在分类的基础上形成“两账一安排”两账就是空间“账”和资金“账”,“一安排”就是时序安排。在此基础上,加快产业导入,不断巩固农房整治成果,具体如下:
(一)算好村庄空间“账”。各地要以1+4+1规划体系为引领,在原有村庄规划的基础上,注重保持乡村味道,注重群众参与,结合农房整治拆后利用风貌提升,按照“一地一策”要求,确定各地块建设目标,形成村庄空间“账”。空间“账”大致包含4种类型:①农民建房类,拆后连片土地优先用于保障农民住房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可集中建设农民公寓供低收入农户或无房户居住;②产业空间类,整出的空间用于发展乡村产业类项目,或建设用地指标预留一部分用于乡村产业发展;③公共设施类,拆后地块用于拓宽道路,修建停车场、休闲公园,或建设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场所;④环境提升类,通过建设用地复垦、建设美丽田园、打造“一米菜园 (果园)”和乡村特色景观节点等方式提升生态环境。
(二)算好村庄资金“账”。各地要统筹考虑农房整治、拆后利用、风貌提升系列工作相关支出和收入情况,确保收支平衡,把工作做实做好。支出方面,主要包含拆除整治、垃圾清理、公共设施建设、环境美化提升等方面费用。收入方面,各地要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财政预算列支、向上争取、土地整治、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为拆后利用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