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编者按: 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到新单位工作,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通过应聘找到心仪工作,或者退役士兵自主创业招聘人才,都会面临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怎么签?有什么注意事项?本文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供参考。
1. 一份规范、合法的劳动合同有哪些内容?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退役士兵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退役士兵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退役士兵各执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2.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什么区别?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署劳动合同的双方,即退役士兵和用人单位之间具有从属性。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调整。签署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劳动合同中的合法约定,向退役士兵支付劳动报酬。
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退役士兵需要注意,劳务合同双方不具有从属性,属于平等民事主体的关系。劳务合同适用于合同法以及民法总则和其它民事法律调整。劳务合同报酬的结算和支付方式依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
3. 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签订合同是如何规定的?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承担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的单位,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1个月内安排退役士兵上岗,并与退役士兵依法签订期限不少于3年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合同存续期内单位依法关闭、破产、改制的,退役士兵与所在单位其他人员一同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接收退役士兵的单位裁减人员的,应当优先留用退役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