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常政办发〔2020〕50号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21日
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9〕11号)、《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衢政办发〔2020〕1号)等文件精神,抢抓5G产业发展机遇,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抓5G发展历史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开放共享,以网络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应用为抓手、以产业为核心、以安全为根本,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和融合应用,加快培育5G核心产业,推动5G应用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构建具有常山特色的5G产业生态体系,培植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合理布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场景示范为切入点,适度超前推进5G网络建设,逐步扩大5G网络的覆盖范围。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进5G与各行业融合渗透,构建跨行业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支持5G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
重点突破,先行先试。围绕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开展特定场景技术开发、方案优化,探索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开放共享,特色发展。立足常山特色,在技术标准规范、网络互联互通、应用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高水平合作,构建合作共赢的5G产业生态。
(三) 发展目标
到2022年,5G网络覆盖和建设水平在县级城市领先全省,5G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构建优良的5G产业生态,成为全国县级城市5G网络建设先行区和5G创新应用示范区。
网络设施逐步完善。按照“一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覆盖”的思路,加快5G网络建设,加大在中心城区、产业园区、景区等重点区域布局,力争2020年建设5G基站150个以上,实现主城区和重点乡镇(街道)5G信号全覆盖,重点区域连片优质覆盖;到2022年建成5G基站500个,实现主城区、开发区、乡镇(街道)、重点景区5G信号全覆盖,建成全省领先的5G应用示范城市。
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到2022年,5G在智慧农业、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健康医疗、城市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领域广泛应用,培育10个重点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和典型案例。
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到2022年,5G通讯核心器件、5G智能手机、5G VR/AR、5G工业控制终端等5G泛智能终端产品日益丰富,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5G产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2年,建成1个以上5G产业创新平台,引进一批高端创新团队,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G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5G网络建设
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夯实5G网络基础,有力支撑多样化的5G应用创新和产业升级。
1.加快推进网络高质量建设。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基站选址和网络试验。按照新建与升级现有网络能力并举、宏站与微型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相结合的原则,加快高质量精品网络部署。加快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应用需求,建成5G高品质体验区和先行区。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5G网络智能化,提升5G网络整体性能以及维护和运营效率。鼓励在文化旅游、工业制造、医疗、车联网、农业等领域开展应用创新和示范。
2.推动基础设施统筹共建和开放共享。按照政府主导、铁塔统筹共享的方式,推进5G基站建设,由县铁塔公司统筹宏站、微站、室分等各类站址需求在规划引领下,整合存量设施,推进基站、铁塔、机房、接入管道、光交箱体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5G网络“四同步”建设,将5G基站、室内分布等配套移动通信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验收。将5G基站纳入城市公用设施范畴,开放公安、住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城投集团、农投集团等部门各类社会塔(杆)资源,积极推进集市政照明、道路监控、交通信号、通信基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杆塔”应用和改造,加快制定出台“智慧杆塔”新建和存量改造标准。
3.加大对网络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完成我县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将5G基站站址规划纳入县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出台新建住宅与商业楼宇预留5G宏站、微站、室内分布系统等设施的建设标准规范。规范住宅小区5G基站建设,做好住宅小区5G网络覆盖工作。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提高基站选址建设审批效率。建立基站用电报装绿色通道,提高通信设施用电报装效率,支持开展直供电改造。各乡镇(街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配合做好所属区域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二)发挥优势,推动5G场景和行业应用
深度挖掘各领域对5G应用的需求,立足基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通过5G在各行业的应用不断做“新”、做“特”、做“实”,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并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打造“5G+”生态系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5G+智慧城市应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打造宜商宜居环境。积极运用5G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应用演进升级,提升城市运行效能。依托5G技术搭建政务5G专网,充分利用5G技术优势,建立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指挥、智能管理的大数据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
2.5G+智慧交通,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引领地位。选择合适区域建设5G车联网和城市自动驾驶示范区,开展基于5G的智能车联网、智慧交通示范应用,探索汽车智能管理平台与人车路协同体系建设。
3.5G+智能制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推动5G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开展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在重点企业打造万物互联的工厂物联网体系。不断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加快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AR/VR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和探索。推广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新型制造模式,促进产业规模壮大和聚集度提升。
4.5G+智慧健康,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基于5G的医疗健康服务,推广5G家庭医生和康养助老服务等应用,实现精准医疗和智慧健康。加快建设5G医疗应用示范项目,复制、推广成熟技术,加快在移动急救、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手术、远程护理等医疗和养老领域示范应用。
5.5G+智慧教育,推动教育变革与教学应用创新。紧跟教育信息化2.0时代步伐,探索面向未来的教与学新模式。通过5G技术助力平安校园、智慧教学,打造远程交互教学,提升本地学校教学质量。
6.5G+智慧商贸,重塑零售商贸行业。打破信息与供需的不对称,突破时空限制,以产品为核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核心,满足个性化需求、碎片化场景、融合性体验,基于大数据支撑的供应链优化。
7.5G+智慧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宽带无线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部署,满足农村生活居住区及农业示范园区、主要农业种植和养殖区的用网需求。促进5G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培育农业互联网体验小镇,建设“5G+农业”示范基地。基于5G打造农业生产销售全流程闭环体系,实现监测、生产、销售、物流等农业全流程闭环管理,形成可向全国推广的农业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打造以5G为带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县。
8.5G+智慧能源,实现操作管理的智能化。提升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电网安全、清洁、协调和智能发展,实现新型电力运行作业方式和用电服务模式。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基本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贯通;到2023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9.5G+文化旅游,成为拉动消费升级的刚需。进一步夯实我县文化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瞄准文化旅游智慧化建设,实现文化旅游与5G、VR、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将旅游业智慧化向全县旅游经济圈进一步深化。
10.5G+无线家庭娱乐,推动智慧家庭大视频快速应用。推动运营商在我县尽快试点及商用5G+4K、5G+8K、5G+VR应用,以极致视频观看体验、差异化内容与应用、固移融合跨屏互动为特色,面向云、管、端协同,构建平台、CDN、管道、终端、保障、服务六大能力,释放传统网络架构转型压力,推进创新产品研发,推动视频业务快速规模发展,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视听娱乐内容服务,满足高端用户家庭娱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