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衢州市 > 常山县 > 正文

关于印发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1-06-23 常山县 收藏
朗读
 

常山县人民政府文件

 

常政发〔2012〕27号

 

 

常山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新都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现将《常山县人民政府201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二年三月五日

 

 

常山县人民政府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根据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县“两会”精神和当前形势,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及市、县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主基调,紧紧围绕“再造常山、绿色崛起”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县、绿色发展”战略,以扩大总量、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为重点,以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以上,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上级控制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县政府将以“项目建设突破年”和“执行效能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抓项目增投资,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

1、狠抓项目建设。组织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实施项目建设四季行动,把项目工作贯穿全年始终。开展项目推进“互看互学互比”活动,合理配置工作力量,精心编制建设方案,倒排项目时序进度,确保117个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当年完成投资额44亿元以上。完善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周末督查重点项目制度,以考核督促建设进度,切实加快常山大桥改建、天然气热电联产、独流入海钱塘江治理常山段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促成杭新景高速公路常山段、48省道延伸线等新建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2、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向上争取信贷指标,扩大信贷规模,力争今年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90亿元。加强政银企对接,着力解决金融部门与资金需求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全面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工作试点。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投向实体企业。加强土地指标争取,力争全年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600亩以上。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年完成土地开发5000亩、土地整理2000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500亩以上。加强电力协调,加快新都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建设,强化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能耗平衡、电税联动机制,定期分析全县能源需求和保障情况。完善征迁工作机制,坚持依法征迁,着力突破项目工作“瓶颈”。

3、加大项目争取。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谋划和对接,完善重大项目决策咨询制度,提高项目谋划的计划性和项目前期的成熟度,全年完成重大前期项目50个,新谋划并入库重点建设项目110个,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盘子。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深化山海协作,抓住“浙商回归工程”机遇,提高项目包装质量,突出壮大特色产业,着力引进“大、好、高”和带动性强的项目,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到资金12亿元以上,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完善向上争取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激励力度,确保全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2亿元以上。

二、抓工业壮总量,切实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

4、拓展提升产业平台。坚持以城市化标准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高标准做好工业园区和辉埠新区的改造提升,按照“三通一平”的要求建设球川、芳村、青石等乡镇功能区,提升园区品质和承载能力。抢抓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机遇,加快开发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尽快完成3平方公里的土地审批、项目规划、地类调查等征迁前期工作,用100天时间完成土地征用,并及时跟进开发。推进工业园区、辉埠新区污水预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坚持项目落地决策咨询制度,严格工业用地出让的前置条件,把好项目准入关。加大园区闲置土地清理,鼓励企业“腾笼换鸟”和“零增地”扩张,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强工业用地批后监管和动态巡查,杜绝新的工业闲置土地产生。

5、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实施“主导产业培育行动”,立足“441”产业体系,先行完善轴承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研究和落实主导产业培育的方向、路径和重点,促进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研究完善“1+X”的产业培育政策,对主导产业实行“一业一策”,特别对主导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关键项目要加大个性化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力量对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条进行深入剖析,有针对性地引进促进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大企业,延伸主导产业链,推动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6、集中要素扶持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工业企业 “双创双争”活动,确保新开工、新投产项目各达到60个以上,工业投资达到20亿元以上。实施优势企业培育计划,实行环保优先评审、项目优先安排、用地优先供应、要素优先配置等扶持措施,抓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力促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培育优势企业2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8家。深化企业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小微型企业税费减免政策,扎实开展县、乡两级“进村入企”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组织优秀企业家开展高端培训。建立健全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激发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三、抓城市提能级,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

7、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城市规划体系,高标准、高层次做好城东新区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节点建设规划。加强城市设计,突出抓好城东新区滨江一期等重点区块的城市设计,城市主干道、重要节点和沿山沿水沿街等景观带设计,使各类建筑的造型、风格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符合常山山水园林特色。实行规划审批一支笔、项目建设一盘棋、一张蓝图管到底,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8、加快新区开发。以建设常山大桥、外港大道和48省道延伸线为重点,加快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区交通网络。启动全民健身公园、文化传媒中心、客运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东入城口景观改造、朱富线改城市道路等城市门户节点景观工程。合理定位区块功能,做好滨江片区的征迁工作,加强周塘片区、赵家坪片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严格按照规划时序,引导性地推进区块开发建设。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衢州市 > 常山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hangshanxian/20210623/32673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