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HCSD01-2020-0010
常政办发〔2020〕16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有关单位:
《常山县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1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常山县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根据《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7号)、《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8〕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常山县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的储备。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储备,是指县级(含)以上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组织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的行为。常山县土地储备工作在常山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归口常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县资规局”)管理,常山县土地储备机构(以下简称“土地储备机构”)受县资规局委托承担土地储备的管理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土地储备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 储备土地涉及的收回、收购、征收等工作由县政府依法组织相关机构实施。完成收回、收购、征收工作后,纳入土地储备库“统一管理,统一供应”,储备土地地块内必要的前期开发、日常管护等工作可以委托其他机构实施。县财政、发改、征迁事务中心、乡镇街道、开发区管委会、住建、经信、国有公司等部门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土地储备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土地储备计划编制
第五条 土地储备实行计划管理,土地储备机构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和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报县政府批准。其中,县开发区管委会、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国有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向土地储备机构上报下一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县资规局根据县政府审定的年度储备计划,于每年11月份前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备案。
(一)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土地储备机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资产保护使用规划等,结合本县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土地储备资金安排情况及可用空间潜力情况,科学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合理确定未来三年土地储备规模,对三年内可收储的土地资源,在总量、结构、布局、时序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优先储备空闲、低效利用的存量建设用地。
(二)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土地储备机构根据常山县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市场调控的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等因素,合理编制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内容应包括:
1.上年度末储备土地结转情况(含上年度末的拟收储土地及入库储备土地的地块清单);
2.年度新增储备土地计划(含当年新增拟收储土地和新增入库储备土地规模及地块清单);
3.年度储备土地前期开发计划(含当年前期开发地块清单);
4.年度储备土地供应计划(含当年拟供应地块清单);
5.年度储备土地临时管护计划;
6.年度土地储备资金需求总量。
其中,拟收储土地,是指已纳入土地储备计划或经县政府批准,目前已启动收回、收购、征收等工作,但未取得完整产权的土地;入库储备土地,是指土地储备机构已取得完整产权,纳入储备土地库管理的土地。
(三)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编制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污染、文物遗存、洪涝隐患等情况。
第三章 土地储备范围
第六条 全面推行“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出入库政策。除单独选址项目涉及的用地外,将依法完成收回、收购、征收的土地以及未明确使用权人的历史存量土地纳入储备统一管理。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入库推进时间及相关规定,2020年10月起工业用地除外的国有经营性用地纳入土地储备,逐步过渡到所有项目用地(单独选址项目除外)。
工业用地以外的国有经营性用地未取得土地储备项目统一电子监管号的,不得发布出让公告。
第七条 下列土地可以纳入土地储备范围:
(一)依法收回的国有建设用地;
(二)县政府以收购方式取得的土地;
(三)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
(四)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手续并完成征收的土地;
(五)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第四章 土地储备入库管理
第八条 土地储备入库管理。
(一)区域评估。土地储备机构完成土地污染、文物遗存、矿产压覆、洪涝隐患、地质灾害风险等事项统一评估后,对存在问题的土地,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治理责任主体,经相关职能部门核查、评估后,方可入库储备。
(二)权属清晰。入库储备土地必须是权属清晰的土地。土地储备机构应对入库储备土地的取得方式及程序的合规性、经济补偿、土地权利(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位置、面积、土地用途、地上建(构)筑物和其他附着物情况等进行权属调查和审核。
(三)完成通平。原则上宗地内部应予以平整。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应按照该地块的规划,进行土地平整,满足必要的“通平”要求。具体工程要按照有关规定,选择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进行建设。
(四)规划已确定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水库、水源保护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并已确定移交给政府相关部门管理的,不纳入土地储备。
(五)符合入库标准的,要建立储备土地档案和台账进行统一管理,严格实行储备土地出入库制度,进行动态管理。
第九条 对纳入储备的土地,需进行不动产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储备土地登记的使用权类型统一确定为“其他(政府储备)”,登记的用途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三个月内可完成供应的,可暂不进行不动产登记。
第五章 土地收购管理
第十条 土地收购程序。
(一)申请收购。符合收购的国有建设用地,其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持有关材料向储备机构申请收购。
(二)入库条件核实。由实施主体召集相关部门,讨论拟收购地块的环境评估、压覆矿、治理情况等内容,明确是否可以收购。
(三)权属核查。实施主体对拟收购地块的土地和地上物权属及他项权利设定、土地面积、四至范围、土地用途、地上建(构)筑物及附属物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审核,确保权属清晰。
(四)征询意见。实施主体根据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和实际调查的情况,向资规部门征求拟收购地块的规划开发意见,核实收购地块是否符合控规及修规等相关规划。
(五)费用测算。实施主体根据调查和征询意见结果,由实施主体或被收购方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或资金匡算。地上建筑物补偿参照《常山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执行。
(六)方案报批。实施主体会同县财政、国资公司、发改、住建、征迁事务中心等部门根据土地权属调查、收购费用测算的结果共同编制收购方案后报县政府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