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苍质监〔2007〕2号
关于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工作
责任分解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龙港分局,县质检院:
根据《苍南县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全县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局机关各科室的工作职能,现将我局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如下:
一、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摸清我县印刷、休闲食品行业及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生产加工企业的底数
调查摸底的对象是辖区内印刷、休闲食品行业及新兴产业重点企业所有的生产加工企业。调查的内容是:⑴主要行业产品质量状况,包括与国际、国内同行业比较的水平,近三年监督检查产品合格率情况,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产品质量提升的空间;⑵企业基础管理现状,包括执行标准情况、计量保证状况、强制和自愿认证状况;⑶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包括技术改造、专利技术、自主知识创新、科技开发能力等。要在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的大力配合协助下,充分利用乡镇、村以及企业的质管员、协管员力量,发挥各个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进村入企”的方式,对辖区内的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做到企业数量分布、生产设备情况、产品质量状况、基础管理工作、技术创新能力、人员素质“六清楚”,做到“一企一档”,形成生产加工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
牵头科室:质量科
责任科室:监督稽查科、综合业务科、质量科、法规科、龙港分局
二、梳理分析,分类指导,为全面开展培育提升工作奠定基础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梳理出试点行业的突出共性问题,根据企业规模、质量水平、管理现状、技术支撑能力和产品质量诚信度等情况,将企业分为重点培育、重点帮扶和重点监管的A、B、C三类,实行差异化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出改进提升意见并实施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技术、标准、管理、诚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帮扶一类产品、提升一个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目标,推动形成区域特征明显的优质产业基地。
牵头科室:质量科
责任科室:监督稽查科、综合业务科、质量科、法规科、龙港分局
三、加强名牌规划,强化基础管理
1、加大实施名牌培育规划力度。认真分析研究培育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质量状况、竞争优势、名牌知名度以及存在的差距,大力推进“千家企业名牌培育工程”,把名牌工作扩展到区域名牌的培育,扎扎实实地对培育类企业进行重点帮助,做到申报一批、培育一批、扶持一批、储备一批。要重点帮助企业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方面的技术创新,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要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开发系列产品,扩大名牌效应,促进资源向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聚集,提高名牌产品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责任科室:质量科
2、强化企业基础管理
⑴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在每个企业确定一名高层管理人员作为质量联系人,负责规划并协调企业质量工作,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扎实对企业实行指导和帮扶。推动企业贯彻《卓越绩效管理评价标准》及其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对创各级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和强制性管理产品生产企业以及A、B类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全面培训一次,通过二年努力,基本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切实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帮助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获证企业帮助查摆问题,督促整改,确保认证有效。
责任科室:质量科、综合业务科、龙港分局
⑵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千家企业标准提升工程”,落实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采标计划。通过2-3年的努力,使A类企业均能够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扩大活动范围。有计划地推荐扶持A类企业纳入国家试点和省级创建活动。通过政策推动和重点帮扶相结合,促进核心专利技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快速形成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强化标准自律。
责任科室:综合业务科、龙港分局
⑶加强计量工作。组织A类企业贯彻执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严格实施《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建立健全企业计量检测保证体系。指导涉及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企业严格按照《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组织生产,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C”标志。贯彻落实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帮助并督促企业严格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围绕节约型社会建设,在企业中实施节能降耗活动,深入开展能源计量工作,帮助年能源消耗5000吨标煤以上、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制订有关制度,建立计量检测控制体系,探索资源节约循环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增效。
责任科室:综合业务科、龙港分局
⑷加强认证认可管理工作。对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积极组织、指导各地开展获证企业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帮助企业查摆问题,分析原因,督促整改,帮助提高。通过集中检查、媒体曝光、社会监督等方式,按规定进行通报和查处,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和法律的威慑作用。强化对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督,确保认证有效。在实施获证企业有效性检查过程中,结合我县实际,组织挑选认证实施效果良好的企业进行表彰。对生产强制性认证产品的企业,根据企业难点和行业共性问题,帮助企业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攻关、解决认证技术难题,引导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实现技术共享,降低认证成本,促进质量提升。
责任科室:综合业务科、龙港分局
⑸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适应区域产业、行业和产品的检测机构,做大做强浙江省印刷装潢制品检测中心,创建温州市食品检测中心及温州市塑料包装检测中心,利用系统资源建立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争取政府政策支持,鼓励检验检测技术机构进区入园,帮助企业解决检测难、检测慢、检测贵等实际问题,应对技术壁垒。强化对检验机构的监管,对不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开展检验,甚至出具虚假报告、伪造检验数据的机构,严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规范检验行为,确保检验工作质量。
责任科室:综合业务科、质检院
四、提升技术标准,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标准化与专利、科研、技改相结合的原则,从提高产品采标水平入手,围绕名牌培育企业和实施质量提升的重点行业,制定重点产品采标目录和分步实施计划,并通过政府对技改推动采标激励政策,对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立项提出采标要求和采标信息支持,以及对项目验收提供采标确认,确保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的采标水平有实质性的提升。积极推动和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地将核心专利技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提高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率,使科技成果快速成为现实生产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国家、行业标准研制项目,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研究编制印刷行业技术标准体系,为技改和实质性采标提供服务。利用信息咨询平台,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准确地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提供高效的服务;建立完善专家库、标准库,组织相关专家针对我县印刷、塑料包装及相关产业进行技术标准提升的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鼓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按照自主、自愿方式联合相关企业研究、制定企业联盟标准,视同企业标准备案,引导产业发展。
责任科室:综合业务科、龙港分局
五、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质量监管
1、严格市场准入。有效地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3C)、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及食品生产许可(QS)市场准入制度,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已获证企业,要进一步加大证后监管力度。对于尚未获证的企业,要按照准入的条件,积极推动和帮助那些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大、基本具备条件的企业解决技术管理上的问题,力争我省更多企业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同时还要坚决打击和取缔未取得市场准入资格进行生产的违法行为,并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对违法生产制假售假企业的关停并转。
责任科室:监督稽查科、综合业务科、质量科、龙港分局
2、加强质量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严格产品质量的监管,落实质量预警方案。充分运用监督抽查和执法手段及时发现重特大产品质量问题苗头,为质量预警提供有力支撑。对重要强制性标准的实施监督纳入定期监督检验计划和各类专项检查计划。对问题比较集中的产品、区域,要持续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采取一曝(曝光严重不合格企业)、二查(依法查处、查清去向)、三找(找原因、找到责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四验(抽样检验、整改确认与验收)等措施,强化后处理力度,认真落实“四不放过”原则。
责任科室:监督稽查科、龙港分局
3、确保特种设备和食品的质量安全。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达到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监管,落实区域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引导小企业小作坊联合做大、整合做强。建立以食品市场准入、食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执法为主要内容的从源头抓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体系。
责任科室:安全科、食品办、龙港分局
六、引导企业建立产品质量诚信自律机制
强化标准自律,建立质量自律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对区域集群产业进行相关行业质量研究,出台协会自律标准,并通过协会自律机制,将标准分解落实到产业链的各生产环节。在主导产业和块状产业集中的区域开展产品质量守信承诺活动。引导企业用标识明示质量、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并进行质量跟踪等多种形式的质量自律机制。
责任科室:监督稽查科、质量科、综合业务科
七、加强部门工作联系,建立完善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在政府领导下,质监部门与经贸部门共同实施的技改推动采标的工作机制,与科技部门共同推动专利融入标准、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实施机制,与外经贸部门共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作机制。我局内部各项职能工作都要在“以质取胜”的旗帜下,围绕系统“大质量”的主旋律,形成合作互动、相互融合、共同推进、促进提高的大合唱。
责任科室:综合业务科、质量科、办公室
3、强化宣传工作。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精心策划,切实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工具,开设名牌培育质量提升专栏、专版,广泛宣传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字,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责任科室:办公室
二○○七年一月十六日
主题词:名牌培育 质量提升 责任分解通知
抄送: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苍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 2007年1月1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