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提升苍南县城中心区成长活力的战略措施
当前苍南县依托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契机,将推进城市化工作重心放在环境建设上,把环境建设当作全局性、根本性的任务来抓,努力探索启动与加快县城中心区建设。而今县城中心区规划蓝图已铺展,在新的一年里,县城中心区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如何将县城中心区作为重要的资产来经营好,进而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来紧紧把握使城市整体增值的重要经济机遇。那么认真思考县城中心区在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使之极具成长活力,就成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 当前影响苍南县城中心区成长活力的原因
县城中心区开发与建设目前尚处于被人们逐步认同的过程,城建投入资金需有多元化投资渠道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区的成长还未进入一种机制性的良性循环。究其原因,浅层次原因是目前我县房地产市场疲软,经济实力较薄弱。中等层次原因是它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深层次的原因是其自主创新能力很差。
1.由于目前经济受通货紧缩的影响,人们普遍存在对收入预期的紊乱,害怕下岗的冲击,表现为对消费更加谨慎。同时,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本地外流资金较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回收不是短期行为,投资者信心不足,对未来不确定因素顾虑较多。
2.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协调,苍南县目前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基数不大,产业集中度非常不足,主导产业尚不明确,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城市外向度还比较低。
3.无论是对城市竞争力的加深理解还是对城市资源的市场经营,我们尚处于摸索阶段。当前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人才集聚、产业集聚的综合体制创新难度日益增大,投融资体制改革比较迟缓,这些对提升县城中心区的成长活力造成了诸多不便。
二、提升苍南县城中心区成长活力的战略措施
(一)城市现代化建设要走经营城市的新路
县城中心区相对于旧城区而言,是作为城市核心功能规范运作的一种有益尝试,旨在以重视城市建筑品位与人口素质提高为主,以“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建设理念来指导实践。县城中心区力求用环境的竞争来促进经济的竞争,使苍南县城中心区成为一个空气洁净的城市、适合人居的城市、企业挣钱的城市、交通便捷且创业机会多的城市。那么,城市中心区建设和管理就要逐步从由行政指令性的管理方式,转变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管理,将城市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及相关延伸资本等进行市场运作及管理。
1.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对盘活城市存量资本和搞活增量资本,其核心和本质是要把市场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方式等要素引入苍南城市规划与建设之中。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水平提供市场牵引力。劳动力价格、资本价格、土地价格和所有的国有资产价格都要由市场来决定。
2.注重提高土地收益。县城中心区建设应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近期价格与远期开发价值有一个全面、深刻地把握。加强政府引导下的工业化运动,促进资金和生产要素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在新区开发中,可由政府制定规划,组织拆迁,实施水、电、路“三通一平”,把“生地”养成“熟地”,从优化开发环境入手,增加土地的价值,并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进行成本控制、公开招标或拍卖、做到精打细算,从而提高土地收益。
3.要优化土地空间结构。可根据土地级差原理,合理安排县城中心区功能分区及价格。按照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的布局原则,按照不同区位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实行分区集约布局,以优化土地配置为中心,合理确定各个分区的不同地块的控制指标。
(二)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用于城建的投入更多,用于土地再生和增值,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特别是加入了WTO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众多城市在同步竞争,此时引起人们对城市的注意力则成了稀缺资源,苍南县城中心区只有极具成长活力与朝气,即对外有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对内有创新力、整合力和经济实力,才能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地提升城市竞争力。要提升县城中心区成长活力,政府一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1)增强城市的竞争资本,创造内生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和企业进行知识积累、技术积累和专业人力资本积累。
(2)为城市竞争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服务。政府要主动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上,着力营造有利于经营城市、投资创业、经济运行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行政服务环境。
(三)内外结合,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人才集聚
1.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商贸、房地产业,要打响县城中心区的品牌,使之符合可看、可行、可游、可住的条件,让环境与人们的就业、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2.调整优化第二产业。产业集聚是城市化的逻辑起点,人口集中是城市化的逻辑必然。苍南县应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对印刷、塑编、纺织等行业的改造优化,拓展中、高档包装业市场,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使我县传统支柱行业结构更趋合理。
3.造势在于积蓄能量。扩大影响,聚集人气、聚集要素。苍南经济受温州模式影响大,产权制度从一开始就比较明晰,市场运作机制较灵活,创新的社会环境较宽松。政府应鼓励人们增进沟通与交流,进行多层次的创新。
1)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社区。保证住宅的适宜性、亲和性,以及社区的安全与卫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县城中心区应该表现出蓬勃的朝气,不仅可用文化节,还要用鲜花、绿地、广场、喷泉来表现城市的活力。
2)将有序与质量作为建设的目标。有限度、高质量建设的原则要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限度前提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建设一个满足人的情感及物质需要的环境。
县城中心区的生命力来源于对城市资产进行有价值地特色经营、相互协作,从而极大丰富苍南城市功能内涵,使之焕发经久朝气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