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正文

苍南县“百十工程”建设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苍村整建办〔2008〕01号

2021-05-30 苍南县 收藏
朗读

苍村整建办〔2008〕01号

苍南县“百十工程”建设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

  

  2007年以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市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把“百十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和重要抓手有力推进,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较好的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百十工程”总体上呈现出建设速度逐步加快、建设内容逐步拓展、工程质量逐步提高、工作氛围逐步浓厚的良好态势。全年共有56个整治村通过了市级验收,6个村庄被评为“省、市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省、市示范村有交叉)。全县今年共投入整治建设资金7084 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737万元。通过整治建设,拆除旧房面积1.31万平方米,新房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新增村内硬化道路长度30.5 公里、河道整治长度16公里、绿化面积 19.7万平方米、公厕121座、垃圾箱1100个,消除露天粪坑 151座、“赤膊房”面积 11.4 万平方米,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庄整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下面就我县今年“百十工程”建设情况和2008年工作思路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掀起村庄整治建设新浪潮。

  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实施“百十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工程来抓。今年2月6日,苍南县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召开,会议提出确保今年村庄整治建设专项资金400万元。资金的及时到为,为推进我县“百十工程”,提供了坚强的后盾。3月初,苍南县委换届刚结束,就在温州市率先建立出台了县委委员、候补委员蹲点联系村居制度,开展“百名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等五项措施。广大干部深入蹲点村,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努力把蹲点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点、排头兵。县长黄寿龙亲自挂钩钱库镇夏口办事处,会同我办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连片推进村庄整治,大大鼓舞了片区干部群众的建设信心,村庄整治热情空前高涨。各乡镇紧抓“百十工程”建设机遇,结合生态乡镇、文明乡镇建设,加快村庄整治步伐,提高了村庄整治档次。在整治过程中,村干部敢干、先干、实干,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议、村民大会等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统一认识,积极投身村庄整治建设,营造出了浓厚的“人人动手、美化家园”的全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村庄整治建设新力量。

  首先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村庄整治建设投入机制。为切实解决整治村存在的资金困难问题,我县在充分发挥专项财政资金和灾后重建补助“四两拨千金”作用的同时,创新思路,积极争取多方支援,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捐资捐物,支持村庄公益事业。同时广泛开展村企结对,利用我县企业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热情,同时健全市场化投入机制,按照“集约、节约”的原则使用村庄建设用地,盘活土地资产,筹措村庄整治建设资金,积极探索资金来源新思路。其次不断完善部门协同、合力推进的村庄整治建设工作机制。我县以布局优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等为重点,各成员单位紧密围绕“百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村庄整治建设的龙头作用,把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各项建设与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合力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三)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村庄整治建设新氛围

  为把村庄整治与旧村改建这项惠及当代、荫及子孙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办实办好,办出成果,我办积极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全力打造各村居主动组织、自觉实施、踊跃参与整治的声势和氛围,立足于从群众看的见、摸得着的地方抓起,让农民从中得益,从而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我办通过电视、报纸、画册、图展、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同时运用网络媒体,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生动地感受到“百十工程”给村庄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同时,针对少数农村干部对村庄整治建设存在的事不关己和不理解情绪,我们通过对邻近村庄开展整治建设,用事实说话,形成舆论压力,使整治建设呈现“你追我赶”的新局面。                                                                                                                                       

  (四)注重因地制宜,突出村庄整治建设新亮点。

  在工程建设中,为避免照搬照套、百村一面的形式主义,我县在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同时,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建设更多地体现当地的区域特点,按照山区、半山区、平原的不同区域条件,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村庄整治建设新路子。山区的村庄,我们坚持以环境整治为主、绿化建设为辅的工作思路,确定赤膊房整治、垃圾集中处理、拆除乱搭乱建三项重点工作内容,同时提倡就近移植树木,减少成本投入。如霞关镇仙岩村,地处山区,该村充分利用古树资源,设置休闲场所。同时房前屋后就近移植山上的果树,如今柚子成林,独具特色。平原的村庄,主要通过赤膊房整治、拆除乱搭乱建和场地硬化,同时开展园林绿化,营造亮点工程。如龙港镇西桥村投入3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26000平方米的象湖公园,园内曲径通幽、依水筑亭、绿意浓浓,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绿化场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2007年,我县的“百十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要素制约突出,整体推进难度大。我县属欠发达地区,很多的村庄基础设施差,环境“脏、乱、差”的情况十分突出,特别是“赤膊房”面广量大,开展创建工作的投入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而且这些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大多数是“空壳村”,没有财力投入创建活动。目前,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已基本上完成了村庄整治任务,剩余的村庄无论从自然条件、村集体经济、村两委战斗力等方面,与已完成村庄整治的村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而我县的行政村数较多,整体推进难,“百十工程”建设难度加大。

  (二)制度不完善,工作进展不平衡。从开展“百十工程”几年来的实践来看,我县目前施行的资金管理办法、示范村建设标准、村庄整治长效机制等相关制度仍不完善或未建立,影响了工作开展。比如《村庄整治与旧村改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施行于2004年6月17日,通过几年来的运转,发现了如资金补助额度不科学等问题,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口超过1500以上甚至4000以上的大村为数不少,但也有低于1000人口的小村;有的村基础较好且集体经济较好,但也有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空壳”的村庄,在我们的资金管理办法中统一补助为8万元,而不是因村大小分别补助。

  (三)整合力量少,资源共享不充分。“百十工程”建设面广,配套工程涉及农田水利、村庄绿化、交通道路、农业开发、扶贫开发等多个方面,目前我们还未能把这些工程的资金加以整合,利用集成优势,节约建设成本,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搞好“百十工程”建设。

  (四)成果维护难,长效机制建设滞后。由于部分地方存在重建轻管,缺少长效机制来管理,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难度较大,以至于已建成的示范村、整治村很容易出现“脏、乱、差”反弹现象。

  三、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推进、普遍惠及、不断深化、着力提升”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2008年我县深入实施“百十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强大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我县“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和富民美村、固本强基的方向,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和首要任务,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整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1、明确“一个目标”。

  2008年,我县要完成85个市级环境整治村,2个示范村建设,2个规范化农村新社区的试点工作。可以说,下一阶段我县村庄整治建设的任务依然繁重,形势十分严峻。

  2、突出“两类百村”。

  “百十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我县明年整治的重点放在“两类”村上,即一类条件相对“好”的村,通过整治达到市级整治村的要求,并创造条件创建示范村。另一类是条件相对“差”的村,“脏、乱、散”问题最严重的村,环境卫生最差的村。通过整治,使这类村环境卫生有一个大的改观,为下一步列入环境整治村打下基础,或者防止已经过整治的村出现回潮。这类村需要我们痛下决心,攻坚克难。

  3、坚持“三个结合”。

  一是党政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推进“百十工程”建设,重点在乡镇、基础在村,主体在农民。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协调,搞好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的五年计划和分年度计划,并有明确的保障措施和责任制度。要充实和健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心协力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政策支持与服务推动相结合。政策支持,重点在投入;服务推动,关键在落实。各乡镇政府要强化统筹抓城乡抓建设的意识,切实承担起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的公共职能,逐步调整城乡建设投资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对“百十工程”建设的投入。要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切实把作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的动力,增强工作积极性。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农村的自觉性,主动地做好各项工程的配套,真正做到“示范整治定点在哪里,相关配套服务跟到哪里”。

  三是合力共建与固本强基相结合。要深入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等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百十工程”建设为龙头,协同作战,齐抓并管,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发挥我县民营企业多、农村富起来的能人多的优势,广泛开展“村企结对”活动,引导企业家富而思进、回报农村、建设家乡、通过捐资、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村庄整治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创新业、立新功。同时,要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村庄整治建设专门培训,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广大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

  4、围绕“四个方面”。

  一是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以深入开展“清洁乡村行动”为主题,坚持“拆、清、整、改、建、管”并举的整治方针,以垃圾固体废弃物整治、河道疏浚整治、露天粪坑整治为重点,以更大的力度、更浓厚的氛围,打一场垃圾歼灭战,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注重成片推进整治建设。通过“百十工程”建设的实施和探索,我县的村庄整治和示范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要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点线结合,成片推进。今后一个时期,要努力实现“四大转变”,即从单个村庄,向整个乡镇连片整治建设转变,从单个改善村容村貌,向整体区域环境治理转变;从单个改造自然村落向集聚化村庄布局建设转变;从整治人居环境为主,向配套发展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整体推进转变。连片整治首先要在中心镇和生态乡镇重点推进。

  三是扎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要依托中心村和正在创建的“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要切实加大规划建设力度,提升整治建设水平,结合苍南实际,努力建设一批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示范村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逐步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

  四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坚持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按照“延伸覆盖、配套建设、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在深入推进“攻三通、破三难”的基础上、逐步解决农村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用电难、购物难等“五难”问题。

二○○八年一月三十日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angnanxian/20210530/135912.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