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学区、县直属各学校,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科研过程管理,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意识,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经研究,决定开展2013年教科研专题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意识,树立教学工作长期抓、抓长期观念为根本,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校长的课程和教学领导力以及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执教能力为宗旨,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期,直面问题,确定主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有序地开展教科研工作大讨论与展示活动,努力促进我县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以每年的4月和10月为一个活动周期,并确定每年4月为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月,10月为教学规范管理与教育质量评价专题月,通过三年时间,围绕“课堂、规范、质量、发展”四大主题,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研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抓教学规范与教学质量的高潮,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关注课程、课堂与课外,研究问题、主题与课题,努力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并形成长效机制;引导教研组、备课组关注问题,研究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并形成校本特色;引导广大教师解读教材、学材与习材,研讨教法、学法与考法,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形成自身风格。
三、方法途径
1.分类别。学校、学区、县三级要根据本单位或区域教科研工作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和组织相应的活动。各校可以分校级和教研组(备课组)或年级组分别开展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按年龄(新教师、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按职称(初级、中级、高级)、按荣誉(学科骨干教师、三坛教师、名师)、按农村和城镇或示范学校和非示范学校等开展多种类别教学展示、研讨或论坛活动。
2.定主题。各学区、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县教育局确定的活动月主题(即4月为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月,10月为教学规范管理与教育质量评价专题月)大背景下,确定各自的活动月“子主题”,有创意地开展序列化、系列化、特色化活动。
3.多形式。各学区、各级各类学校要围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诸多元素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观课议课、团队研课、推门听课、教学展示、教学调研、教学检查、教学比赛、理论学习、课题研讨、经验介绍、论文笔会、制度修订、质量分析、专家讲座、主题论坛、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
四、活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