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正文

2013年度温州市粮食生产意见

2021-05-30 苍南县 收藏
朗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及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种粮效益,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现就2013年粮食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2013年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013年全市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粮食生产安全为前提,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粮食增产适用技术的到位率与贡献率,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优品质。确保全年22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84万吨总产。
二、努力制止抛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以积极推进“三分三改”为契机,在充分尊重农民种植自主权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充分利用全市自然资源优势,坚持走“多种、高产、多收”的技术路子,积极推广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引导农民优化粮田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和布局,大力开发冬春季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番薯、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努力做到不撂荒、不闲置,减少季节性抛荒,制止全年抛荒。
三、加快科技推广步伐,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加快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一是积极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突出主导品种,早稻以中早39、中嘉早17、中嘉早32、嘉育253、中早22等为主;中晚稻以甬优9号、中浙优8号、甬优15、甬优12、中浙优1号等为主;小麦以温麦10号为主推品种;甘薯选用加工型的“浙薯13”和鲜食型的“龙薯15”等为主;马铃薯以“东农303”、“克新2号、4号”、“中暑3号”品种为主;蚕豆以“慈溪大粒1号”为主。二是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组合)引试,筛选适宜我市的优良品种,并做好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三是切实加强种业监督管理工作,做好品种管理和种子质量管理。四是加强良种繁种生产基地和种子储备体系建设,提高抗灾救灾能力。
推广先进适用生产技术。一是要合理搭配早晚稻品种,稳定双季稻面积。早稻推广早中熟品种并适当提早播种时间,争取7月15—20日前收获,即可避开台风影响又为连晚安全生产留足季节空间,充分发挥晚稻超级稻的高产潜力。二是加强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抗灾避灾减灾技术的研究、示范、集成、推广,简化生产过程与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
实施病虫草鼠无害化治理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强化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通过农业耕作制度的改进,生物天敌的有效利用,实施达标防治,降低病虫害的为害,减少农药的投入量,提高粮食安全生产水平。重点是全面实施水稻恶苗病种子处理技术,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及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技术,推广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大对农机化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实现粮食生产耕作、栽植、植保、收获和烘干全程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鼓励发展以机耕、机播、机收、秸杆还田、烘干等农机产业化作业为主的作业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扩大跨区作业范围。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和机具的配套和示范,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栽植、播种、收获、烘干等节本增效技术和机具,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农艺融合,推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四、加强农业抗灾减灾体系建设,减少灾害损失
加强粮食生产灾害性天气与灾害性病虫害预警,实施准确预测预报,准确掌握粮食生产尤其是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切实加强农业抗灾种子、农药储备等预案的落实,一旦发生台风、干旱以及严重病虫害等灾害,立即启动预案,采用紧急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生产。加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提高科学预警和防控能力。全面实行水稻政策性保险。
五、创新粮食生产机制,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
加快培育粮食生产(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支持他们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售等服务,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支持种粮大户开展粮食加工、销售活动,鼓励粮食企业与种粮大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支持粮食收购站点与农机服务组织购置烘干机,为种粮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提高粮农收益。
六、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各地要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地力培肥、机制创新和科技提升等建设。积极落实地方建设资金,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要优先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优良品种应用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粮食机械烘干、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粮食收购订单优先落实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严格实行项目化管理保护,落实管理保护责任人、责任农技员等,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顺利实施。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angnanxian/20210530/132097.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