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学区、直属各类学校,乡镇中小学、幼儿园:
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校级领导学年工作绩效,组织做好校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经研究,决定开展2012学年中小学校级领导学年度工作考核和校级后备干部考核推荐选拔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1.全面考核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含电大、进修学校、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特殊学校、幼儿园)正副校长(园长)、校长助理和正副书记。
2.组织做好校级领导后备干部预备人选的考核和初步推荐选拔工作。
二、后备干部预备人选范围
1.年龄在43周岁(
2.年龄在38周岁(
3.年龄在38周岁(
4.教育局第二期青年干部培训班成员(其中副校级干部列入校级领导考核)。
三、分组安排
考核工作在县教育局党委领导下进行,考核组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成员分别由机关相关科室及学区干部组成,具体分组见附表1。
四、时间安排
考核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4月底前,各学区、学校做好考核工作准备,各考核对象根据文件精神进行总结自查、撰写述职报告,整理相关工作台帐。
(二)实施阶段:
1.校长考核:通过述职报告、民意测评、考核谈话、查阅档案资料、察看校容校貌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初步确定等次。
2.后备干部预备人选考核:通过材料审核、民意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后备干部预备对象进行综合评定,并初步打出考核分数。
(三)汇报阶段:5月底前,考核组向局党委汇报考核情况,局党委会议确定校级领导考核等级和后备干部初步人选。
五、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德:指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办学思想、师德修养,坚持原则、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以及班子队伍建设的情况。
能:指开拓创新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工作作风和方法、管理和领导艺术,熟悉学科教学,具有较强的教学指导能力,能指导并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情况。
勤:指工作态度,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勤奋敬业等情况。
绩:指工作实绩,主要是考核年度内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岗位目标)完成的实际情况、开展其他工作中取得的实际效果和主观努力情况,以及教师、社会对工作的认可程度。
廉:指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风建设,廉洁自律,正确行使权力,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等情况。
六、考核程序和办法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
校级领导考核的具体程序如下:
1.考核通知。县教育局在考核前进行预先告知,公布考核的方式、考核内容、时间、被考核人员以及考核组成员。
述职报告。考核对象实事求是地撰写述职报告,并在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进行述职报告。教职工大会要有学校退离休教师和家长代表参加。
2. 述职报告内容包括:①2012学年的工作回顾(校长要对学校班子建设情况进行总结);②对自己履职能力的评估;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⑷下一学年工作展望。
3.民主测评。考核对象述职后,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由考核组负责人主持,民主测评票由考核组当场收回并统计。
4.考核谈话。谈话对象一般包括校级领导全体成员、退离休教师、家长代表及随机抽取的部分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对有反映的考核对象采取上伸下延等形式扩大谈话范围。
5.查阅资料。考核组查阅考核对象本年度备课本、听课本、会议记录本、工作笔记、读书笔记等。
6.查看校容校貌。考核组查看学校校园、教师办公室、教室,深入了解学校校容校貌、校园文化建设、硬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以及教育教学秩序及成效。
7.综合分析评价。考核组撰写考核材料,向局党委汇报初步考核结果。
各考核组汇报内容为:①所考核学校班子总体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至少列出“两个问题”)并作简要分析;②每位班子成员的特性,主要优缺点(至少列出“两个缺点")及本人的要求和意愿;③对照优职的基本条件,推荐班子中优职人员;④所考核单位的整体情况、存在问题及2012学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考核等次结果确定。考核结果和教职工大会测评情况在教育网公示3天,考核组对公示期间的各类举报情况进行及时复查,最后,由局长室确定最终考核等次。同时,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对象。被考核对象对考核结果若有异议,可以按有关规定申请复核和提出申诉。
(二)后备干部预备人选考核的具体程序:
1.确定后备干部预备人选。各学校根据后备干部预备人选的基本条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初步筛选,把符合条件的名单在学校公告栏进行预先公示三天,若无异议,则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