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2013—201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为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教育任务,使广大中小学生掌握科学安全的饮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实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现结合我省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形势和特点,制定并印发《浙江省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学校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请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3年9月13日
浙江省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学校食品
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根据《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2013—201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教育任务,使广大中小学生掌握科学安全的饮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实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我省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形势和特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各项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大健康观为指导,把学校食品安全教育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呵护学生成长为宗旨,全面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全面保障千万师生饮食健康安全。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食品安全健康基本知识,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合理饮食、科学饮食、文明饮食等饮食教育知识,不断营造浓厚的饮食教育氛围。通过3年左右时间,使所有中小学校都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其中今年年底达到65%以上,2014年达到75%以上。
三、内容和形式
各地应根据《浙江省中小学食品安全教育知识要点》,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相关教学内容。学科教学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小学阶段要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中学阶段要与《科学》、《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对无法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的食品安全教育内容,要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班队活动等,加以体现落实,向学生传授食品安全健康知识和技能。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开发编写相应的教学课件、图文资料和读本,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充分利用校园黑板报、宣传窗、广播台、电视台、网络、卫生角等阵地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组织师生参观考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组织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小分队到社区、村(居)开展宣传活动,举行食品知识竞赛、测试、主题班(队)会、食品知识小报、漫画、卡通画等比赛,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重视食品安全知识,促使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得到全面提升。
四、进程安排
2013年9月下发《浙江省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学校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及《浙江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知识要点》(见附件1),指导各地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知识要点》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段,其中小学40条,初中在小学的基础上增加40条,高中在小学、初中的基础上增加30条。
每年11月底,在各地自测、抽测的基础上,编制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测试问卷,与相关部门组织对各地进行督查抽测,核查各地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抽测对象为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的部分学生。(见附件2)
每年12月各地上报饮食放心工程各项指标数据并进行总结分析,形成全年工作总结,对下年工作目标进行规划布置。
2015年底,全面做好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的总结验收工作,对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附件:1.浙江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知识要点
2.浙江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抽测办法
附件1
浙江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知识要点
小学阶段:
1.讲究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用手抓食物。
2.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专心吃饭,不说笑打闹。
3.不在街头无证小摊点购买食品。
4.不购买来历不明的产品或过期食品。
5.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带皮的水果和蔬菜应尽量削皮吃。
6.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健康,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
7.一日三餐要合理,饮食要有度,吃饭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8.贪吃使能量和营养摄入过量,容易造成肥胖,影响人的健康。
9.饮食要清淡少盐,过多吃过咸的食品加大得高血压的风险。
10.膨化食品如薯片、雪饼等,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不能经常食用。
11.冷饮不要贪吃,多吃冷饮会使消化道内温度骤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遏制胃酸分泌。
12.吃零食要有选择、适时、适量。不要在接近正餐时吃,临睡前和看电视时吃零食都不是好习惯。
13.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含较多的蛋白质、植物油、磷脂、维生素、铁锌等矿物质,有助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是较好的小零食。
14.少吃肥肉、盐腌、烟熏和油炸的食品。
15.巧克力不是营养品。巧克力热量高,但营养价值较低,吃巧克力太多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影响胃口,不能多吃。
16.每天适量饮水有益健康,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
17.学生每天饮水要做到多次少量,每次200毫升左右,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18.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可能造成青少年身材矮小、骨折、龋齿、肥胖的危险,别把饮料当作白开水。
19.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现代营养学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20.蔬菜可供给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素等,因此我们需要每天摄取蔬菜。
2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鱼虾、肉、蛋、奶、大豆及其制品。
22.奶是人体钙的最好来源,奶中的钙极易被人体吸收,是促进青少年骨骼和牙齿发育的理想食品。
23.长期坚持喝牛奶,能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减少疾病的目的。
24.有的人体内乳糖酶含量少,喝牛奶后出现腹泻或腹胀的症状,医学上称“乳糖不耐受症”。
25.牛奶如果出现胀包、结块或者分层等现象,不可以食用。
26.乳糖不耐者享用乳制品的最好方式是酸奶或奶酪,也可以改喝豆浆。
27.大豆(黄豆)是植物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食品,营养价值高,被称为绿色牛奶。
28.食用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29.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肛门。
30.腐烂、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不能吃。
31.发芽或变绿的土豆含有有毒的龙葵素,不能吃。
32.野生蘑菇不能随便采来吃,有毒蘑菇误食会发生严重的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33.不要随便在路边、树木、河沟边采摘野果吃。
34.桃、李、杏、梅等果仁,含有植物毒素,严禁食用。
35.经过化冻的鱼肉类,不宜再次冷冻保存。
36.吃剩的饭菜要尽早放入冰箱中保存,保存时间不宜太长,再吃时要彻底加热。
37.镀锌的容器不能存放酸性食品或饮料。
38.购买食品要仔细辨认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来历不明的产品或过期食品。
39.保健食品一般只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人参、蜂王浆、鹿茸等不适宜少年儿童吃。
40.认识了解相关标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标志、食品安全质量标志(QS)。
初中阶段:(在小学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
1.饮食要节制,暴饮暴食影响人的消化功能,严重的可能造成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等疾病。
2.早餐非常重要,理想的早餐要谷类、动物性食物、奶类、蔬果搭配吃,不吃早饭易造成血糖不足,使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3.从营养学角度食物分为五类: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和坚果;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纯能量食物。
4.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1)构成人体组织;(2)构成抗体,维持体内免疫功能;(3)调节生理功能。
5.脂肪在人体中的作用:(1)供给能量;(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被人体吸收;(3)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6.钙在人体中作用:(1)构成骨骼;(2)调节生命活动,维持机体细胞正常功能;(3)维持正常的肌肉伸缩与舒张功能以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
7.钙是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不可缺少的元素,缺钙小孩会得佝偻病,成人会得软骨病或致骨质疏松。
8.青少年常见营养不良性疾病: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发育迟缓,青春期甲状腺肿大。
9.人体铁质缺乏易导致缺铁性贫血。食物中含铁最多的是动物肝脏及其它内脏,瘦肉和蛋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10.缺铁性贫血预防:多吃动物肝脏、瘦肉、猪血、鸡血等;多吃豆腐、芝麻、绿叶蔬菜、蘑菇、木耳、虾皮、鱼等含铁量丰富的食品。
11.奶和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豆制品、虾皮、芝麻酱中也含有丰富的钙质。
12.牛奶营养成分齐全,含有优质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的脂肪,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D等,丰富的钙、磷、钾等无机盐和其他微量元素及多种免疫球蛋白。
13.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热能来源。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其来源主要是谷类、薯类、豆类、坚果、食糖。
14.维生素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必需物质,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