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学区,各中小学: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二〔2013〕1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贯彻执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3〕25号)精神,加强我县中小学书法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1.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训练和书法艺术欣赏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品质,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2.我县中小学书法教育有着良好的传统,不少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经验。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学校弱化了学生的书法教育。因此,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书法教育的新模式和新经验,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常规管理
3.按规定开足开好书法课。小学一至六年级要在语文课或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初中阶段可在地方课程中安排书法课,可集中教学,也可分散教学,平均每周课内写字指导及训练时间不少于1课时。高中阶段要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学校还可在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4.明确书法教学的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包括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小学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5.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