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学区、直属各类学校,乡镇中小学、幼儿园:
2014年,在各学区各校推荐的基础上,经县教育教学学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评选,评出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小学组一等奖9篇、二等奖36篇、三等奖47篇,中学组一等奖16篇、二等奖38篇、三等奖53篇;教育装备论文(图书)一等奖9篇、二等奖21篇、三等奖26篇,教育装备论文(装备)一等奖11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34篇;教师自制多媒教育软件一等奖18个、二等奖31个、三等奖46个。现将结果予以公布。
附件:1. 2014年县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获奖名单
2. 2014年县教育装备论文获奖名单
3. 2014年县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获奖名单
苍南县教育局
2014年县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获奖名单(中学组)
一等奖(16篇) | ||
姓 名 | 作者单位 | 论文题目 |
白植操 | 龙港十四中 | 白板上盛开词汇之花——电子白板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蔡景化 | 石砰学校 | 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 |
陈春秦 | 钱库一中 | 混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运用 |
陈美素 | 龙港五中 | 优化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
陈飘恩 | 马站一中 | 寻求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点” |
陈荣锁 | 潜龙学校 | 网络,让德育教育走在春天的路上 |
董黄香 | 括山学校 | 网络环境下写作与改评方式变革 |
黄尚潘 | 马站高中 | 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数型结合”思想教学实效探索 |
林元斯 | 矾山高中 | 高中信息“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实践与探索 |
林 簪 | 灵溪二高 | 学本课堂下“话题、虚拟”与现代信息应用之探究 |
刘玉芙 | 龙港六中 | 活用电子白板,创建“生本课堂” |
彭 萍 | 华阳学校 | 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情景创设中的作用 |
吴尔串 | 钱库高中 | 当作文遇上“博客”——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模式的初探 |
谢爱棉 | 龙港六中 | “金风玉露一相逢”——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教学整合初探 |
余德汉 | 龙港一中 | 浅论借助计算机促进概念有效建构的教学策略 |
章显东 | 龙港二职 | 微课让中职美术实践教学绽放新活力 |
二等奖(38篇) | ||
姓 名 | 作者单位 | 论文题目 |
陈德会 | 钱库一中 | 新形势下学生真实网络行为调查及对策 |
陈安梅 | 矾山高中 | 善用多媒体促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
陈 诚 | 灵溪二中 | 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
陈德杰 | 大渔学校 | 应用多媒体教学 让科学课堂充满“魔力” |
陈如开 | 龙港九中 | 也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
陈盛益 | 灵溪中学 | 试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促进高中历史有效学习的作用 |
陈晓虹 | 灵溪一中 | CAI及其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
陈秀芬 | 灵溪四中 | 小议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
陈玉平 | 龙港六中 | 培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有效学习 |
陈云芬 | 灵溪十中 |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 |
陈志国 | 龙港一中 | 利用网络平台 助推美术欣赏教学有效进行 |
邓羽思 | 五凤学校 |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整合 |
董万聪 | 渡龙学校 | 信息技术新课堂急促“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 |
黄延延 | 灵溪十中 |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复习课导学案设计 |
简书彬 | 灵溪四中 | 现代教育技术为音乐课堂添上美的音符 |
金细想 | 钱库四中 |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
林利亚 | 马站二中 | 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音乐教学 |
林小林 | 龙港七中 | 现代教育技术打造的“多彩”英语课堂 |
林 悦 | 灵溪三高 |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与探索 |
刘日良 | 温州新星学校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文本品读 |
钱招朋 | 龙港一中 | 用好多媒体技术,促进体育课堂的“先学后教” |
吴昌琳 | 龙港十二中 | 论信息技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作用 |
宋方贵 | 灵溪二中 | 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拓宽科学实验教与学 |
孙迎春 | 龙港六中 | 浅谈教育技术对初中数学课堂的影响 |
温红叶 | 龙港九中 | 教育技术在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吴继翰 | 求知中学 | 浅析MCAI促进有效学习的应用中学物理 |
吴绍跑 | 龙港七中 |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升华科学课堂教学 |
吴小霞 | 灵溪四中 | “携手”媒体,让科学课堂最优化——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
肖 茜 | 灵溪二中 | 优化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
许韩城 | 桥墩二中 | 善假于物,有效教学 |
杨敬秀 | 龙港一中 | 先学后教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
章福新 | 龙港七中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郑行宣 | 灵溪四中 | “精彩”数学促有效学习 |
周德国 | 马站高中 |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几何画板的应用研究 |
朱剑冲 | 龙港五中 | 改善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有效教学 |
朱茹茹 | 龙港六中 |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增色初中科学实验教学 |
倪维楚 | 钱库二高 | 浅谈多功能综合控制演示仪制作 |
陈仲桂 | 钱库高中 |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
三等奖(53篇) | ||
姓 名 | 作者单位 | 论文题目 |
陈礼敬 | 桥墩高中 | 网络,你使通用技术教学如此精彩——浅析网络辅助通用技术教学实践 |
陈淑琴 | 灵溪二中 | 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
陈文乐 | 职业中专 | 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英语学本课堂 |
陈新新 | 龙港六中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
陈月夏 | 赤溪中学 | 一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
戴永恒 | 龙港一中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
丁振舵 | 灵溪十一中 | 初中生田径训练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性 |
洪棠云 | 灵溪十中 | 几何画板为数学注入“活水” |
黄云文 | 龙港六中 |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妙用 |
蒋义垡 | 矾山二中 | 巧用实物投影仪优化初中科学学习 |
雷朝军 | 桥墩一中 | 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有益尝试 |
李俏清 | 灵溪中学 | 浅谈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李士楚 | 矾山一中 |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
林彬彬 | 赤溪中学 | “幻”化成“真”——让试卷讲评更精彩 |
林德宣 | 灵溪二中 | 略谈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及反思 |
林定余 | 宜山高中 | 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点亮通用技术课堂 |
林海燕 | 凤池学校 | 教育技术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林珊珊 | 灵溪四中 | 基于当前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有效整合探讨 |
林尚乐 | 县民族中学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
林祖远 | 桥墩二中 | 舍得方可精——科学教学对教学的取舍 |
刘林敏 | 灵溪二高 | 利用网络资源让英语课堂鲜活起来 |
刘杨武 | 龙港二职 | FLASH动画实训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及缺点规避 |
申川川 | 灵溪四中 |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学习 |
王晓叶 | 龙港六中 | 注意把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度” |
陈洪玲 | 钱库二高 | 差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有效学本课堂构建中的作用初探 |
吴联广 | 龙港十一中 |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科学课堂实效性 |
肖丽欣 | 岱岭学校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谢玉芬 | 桥墩二中 | 让现代化教学手段给语文课插上一双翅膀 |
薛芳芳 | 龙港二职 | 多媒体辅助促进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杨 娃 | 金乡三中 |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初中英语听说问题探讨 |
杨守权 | 马站高中 | 《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
曾爱丽 | 矾山二中 | 活用多媒体让数学课轻负高效 |
张艳茵 | 宜山高中 |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有效的地理课堂 |
周 超 | 钱库一中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周淑珍 | 矾山二中 |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
朱青松 | 龙港六中 | 借力多媒体技术促进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黄海燕 | 龙港一中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
潘友喜 | 矾山高中 | 利用几何画板技术再探究三角形面积最大值的问题 |
温小波 | 灵溪四中 | 巧用多媒体技术 提升农村初中课堂有效教学 |
温燕玉 | 灵溪二高 | 新课改下利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
郑素萍 | 金乡二中 |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
周理柱 | 淡亭学校 |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周义生 | 灵溪二高 | 利用多媒体丰富高中物理课堂 |
陈黄琴 | 灵溪中学 | 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
李甫畅 | 钱库二高 | 运用网络优化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 |
林庆进 | 赤溪中学 | 多媒体和“学本课堂”有机结合的探索——基于导学案的有效课堂构建研究 |
吴圣美 | 桥墩二中 | 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现状及对策分析 |
肖小明 | 桥墩一中 | 利用多媒体辅助思品课堂的合作探究 |
易林衡 | 苍南中学 | 潜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彰显高中语文课堂魅力 |
庄和镇 | 凤池学校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陈明进 | 灵溪中学 |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有效教学 |
王美华 | 钱库高中 | 基于有效学习的高中生物网络课堂教学探讨 |
祖 婷 | 宜山高中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地理有效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