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关于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司函〔2014〕21号),对做好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提出了任务,明确了要求。现将文件转发给你们,并就有关工作要求如下,请一并执行。
一、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扎实做好防溺水工作
各地教育部门要把通知精神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指导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要根据教育部要求扎实开展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防溺水知识,提高遇险自救、互救的技能,特别是加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重点人群的教育和监护。近期务必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附件)发放到每一位学生(含在园幼儿)家长手中,要求家长认真阅读并在回执上签字后由学校统一回收保管。从
二、认真传达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防溺水工作新举措
三、认真分析安全形势,因地制宜做好防溺水工作
我省地域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认真分析往年学生溺水事故的案例,掌握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规律,找准重点人群、重点时段、重点地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做好防范学生溺水工作。从对过去两年全省发生的中小学生与在园幼儿溺水死亡事故分析来看,小学2—4年级的男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危群体。从事故发生的时间段看,主要有两个高发时段:一是春夏相交的五月中下旬,天气突然变热时;二是暑假期间,学生思想上放松、监管上出现盲点时。从时间点看,主要集中在下午2时至3时。各地要加强对本地本校防溺水形势的分析研判,围绕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确定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认真调查摸底,扎实做好“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