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推进我县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爱卫办,各学区、中小学校,各医疗卫生单位: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策略。近年来,我县通过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使广大师生的健康理念和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校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素质教育和学校卫生工作。为加快推进全县创建步伐,根据浙江省省爱卫会、教育厅、卫生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命名与监督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的通知》(浙爱卫﹝2011﹞13号)和温州市教育局、卫生局、爱卫办《关于推进我市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温教学〔2012〕16号),结合我县实际,就全市下一步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创建意义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理念。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是从根本上落实“健康第一”教育方针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崭新形式,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有力措施,也是学校参与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镇创建的有效平台。有利于系统地解决学生的健康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能带动家庭、社会和整个人群健康素质的提升,对我市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宏伟蓝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创建目标任务
2015年,力争10%中小学校创成铜牌以上学校,其中创成银牌学校3所,到2018年,50%中小学校创成铜牌以上学校,其中创成银牌学校10所,金牌学校2所。
三、创建主要内容
根据学校的主要健康问题,确定不同的切入点(如伤害的预防、艾滋病的防治等),并以该切入点为本校的核心健康问题,全面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学校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
(一)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政策。是指明确规定并广泛公布一些指令,并使其影响促进健康领域行动的实施和资源的调拨。
(二)改善学校物质环境。是指改善学校的建筑物、场地,进行户内、户外活动所需使用的设备以及学校周围的环境,使之符合健康的要求。
(三)改善学校的社会环境。是指改善学校学生之间、教职员工之间以及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和教职员工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并从中得到支持和帮助。
(四)改善社区关系。是指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还包括学校与支持和促进健康的关键部门和社区机构之间的联系。健康促进学校应做到经常征求家长意见,同时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健康促进活动中来。
(五)提高个人健康技能。是指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课程帮助学生和其他人获得与其年龄相称的卫生知识、态度、理解力以及技能,以便使他们在本人或社区与健康有关的问题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富于责任感。
(六)增强健康服务。是指学校所在的社区的卫生医疗机构与学校医务室结合,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直接的服务,担负起少年儿童保健和教职员工健康的责任。
四、创建策略和措施
各乡镇爱卫办、各学区和中心(乡镇)卫生院根据县教育局、卫计局及爱卫办的总体安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创建计划。在创建实施过程中,在政策上对各单位创建活动给予支持,协调各相关部门在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上的一致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工作指导、督导和培训,帮助学校实施各项创建活动计划,指导做好资料的档案化管理工作。具体要落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措施:
(一)确定创建学校。各地要在广泛组织和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由学区会同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爱卫办,根据本地区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卫生工作状况等情况,按计划分期分批指定初步具备条件的学校,组织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同时接受拟开展创建活动的单位提出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