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根据温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实施“五化”工程促进安全发展的意见》(温安委〔2016〕1号)和《中共苍南县委苍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苍委发〔2015〕2号)精神,现就我县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五化”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精神,深化安全生产改革创新,强化安全基层基础建设,坚持将安会全生产工作置于服务苍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之中来谋划,置于平安苍南建设大局之中来部署,全面组织实施“安全监管法治化、隐患治理信息化、生产经营标准化、安全服务社会化、宣传教育全民化”安全生产“五化”工程,努力开创新常态下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城市提供安全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五化”工程,至“十三五”末,我县“依法治安”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守法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隐患自查自改能力明显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改善,标准化得到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场规范有序,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安全治理的格局初步形成;安全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全民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安全监管法治化工程,提升依法治安能力。
坚持用法治眼光、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办法、法治规范创新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力,扎实推进“法治安监”建设。
1.科学编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谋划今后五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和目标任务。
2.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落实领导、部门监管责任主体,形成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在各自分管领域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奖惩、失职追责、“一票否决”和约谈等制度,形成长效监管机制。修订出台《苍南县党政机关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落实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督促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形成长效监管执法机制,切实推进安全生产“五落实”。要制定出台《关于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
3.加强高危行业安全监管。一是按照“生产进园区、经营进市场”的要求,抓紧做好《苍南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并依法做好危险化学品行业规划布局工作,推进“化工市场”建设。二是依法加强源头管理,把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条件,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三是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将专项整治与日常安全监管紧密结合,提高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四是实施高危行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五是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4.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管体制。抓好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和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推动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依法实施职业卫生重点监管与专项治理,建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管执法体系,实现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专项整治联动,提高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
5.推进安监队伍规范化建设。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推进安监队伍规范化建设,着力培养业务型、实干型、廉洁型“三型”安监干部,进一步强化执法质量、树立队伍形象。加大执法人员资格培训,配备必要的安全监管设备设施,解决基层安监干部特岗补贴,稳定干部队伍。
6.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制定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力争行政处罚案件增加15%以上。重点加大危化、矿山、烟花爆竹和冶金等高危行业企业行政执法力度,防止发生影响恶劣事故。加大对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不按要求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生产经营单位重点组织查处。加大对不依法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不按规定落实安全培训主体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重点进行查处。加大严肃追究因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导致事故发生单位的刑事责任。努力实施事故前追刑责制度,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各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
(二)实施生产经营标准化工程,提升安全基础条件。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力、企业主体、市场推动、社会监督”的原则,强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责任体系。要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推进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依规开展创建活动,提升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2.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单位、组织单位、评审单位的条件、职责、程序、经费,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的申请、管理、考评、审核、核准、公告等相关工作的全程管理,坚持安全标准化考评与深入开展安全执法相结合,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与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与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结合,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
3.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快与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的相互融合,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估的前置必备条件,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在银行信贷、项目核准、用地审批、工伤保险费率、知名商标评定、名牌产品认定、政府补助奖励、各类先进评选方面给予激励和约束,综合运用经济、政策、荣誉、信用等手段,倒逼企业自觉主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
(三)实施隐患治理信息化工程,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