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正文

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021-05-30 苍南县 收藏
朗读

 

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教育厅,201172日,浙教高科〔201198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浙委201131号)精神,加快我省海洋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涉海类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我省海洋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增强科教文化对海洋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19号)、《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结合我省高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与形势

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是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随着国务院与国家发改委分别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和《方案》)的正式批复,贯彻落实《规划》和《方案》中提出的“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经过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进一步发展,浙江已由一个高等教育小省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省。与此同时,我省海洋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同步发展,海洋科技教育力量已初具规模,在涉海学科和专业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全省已有涉海高等学校19所,省部级涉海重点学科9个,其中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涉海一级博士点4个,涉海一级硕士点13个,拥有涉海两院院士2人,正高资格的涉海教师230多人,海洋本科、专科专业点数居全国第2位,拥有海洋类专业在校生4200多名,海洋类教育结构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日趋合理。但我省海洋高等教育在发展上仍具有一定的自发性、随机性的特点,缺少面向国家战略和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整体布局。与山东、上海、广东等海洋经济试点省市相比,我省涉海海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缺少学科优势鲜明的综合性海洋大学,缺少涉海国家重点学科,涉海专业分布较为狭窄,人才培养层次较低,契合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兴专业缺乏,涉海高等教育投入偏少。

学科专业建设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建设涉海类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通过科学设计,统筹协调我省涉海类学科专业的建设,促进涉海类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为我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需求,以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为目标,立足于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现实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投入保障,着力建设若干海洋类重点一级学科,扶持一批海洋类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一批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海洋类专业群,切实提高我省海洋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增强科教文化对海洋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推进我省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转变,凸显浙江在国家海洋科研、海洋人才培养、海洋高等教育中的特色,促进提高浙江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基本原则

1.战略引领、统筹规划。对接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重点布局和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紧缺急需的学科、专业,同时体现适当的前瞻性,着眼于谋划新兴学科和专业,推动涉海类高等教育资源集中配置。

2.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围绕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要求,确定海洋重点建设高校和涉海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建设梯队,发挥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群的统领作用,立足实际,通过在学科建设和专业群建设上的重点突破,推动我省涉海学科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3.创新机制、持续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涉海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创新学科专业建设机制,突破学科专业建设的校域限制和区域障碍,鼓励省部共建、省市共建、行业合作、校所合作以及海外共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涉海学科专业上水平、上层次,为涉海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创造科学、开放、有序、高效的制度环境,为我省高校涉海学科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一)总体目标

2015年我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海洋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形成区域与专业结构布局比较合理的高等学校海洋学科专业体系,若干学科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培养一批海洋应用型人才,基本完成对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建设,海洋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撑引领我省海洋经济的发展。

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112015年)

序号

指标

单位

2010

2015

1

海洋类本专科在校生

4200

8000

2

涉海类在校研究生

1800

3000

3

涉海国家重点学科

0

1-2

4

涉海省部级重点学科(含211工程重点)

9

30

5

涉海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

0

2-3

6

涉海一级学科博士点

4

6-7

7

涉海一级学科硕士点

13

20

8

涉海省级特色专业

-

50

9

涉海国家级特色专业

2

8

10

涉海类国家奖

2

4

(二)基本任务

1.显著提升海洋类院校实力,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建设综合性海洋类高等院校上取得突破。大力支持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建设,使其成为全国海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积极建设浙江海洋学院,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及海洋科技研发平台。

——在涉海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依托浙江大学、浙江省属高校,在涉海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形成国内海洋学科发展制高点。支持浙江海洋学院等海洋院校建设国家级涉海学科平台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加强我省涉海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建成一批高水平涉海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增强研究生教育实力,争取在涉海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奖项上取得新突破。

——在涉海专业建设上取得突破。建设若干所涉海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或人才培训中心,增设一批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新专业群,建成一批涉海特色专业,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形成高等学校涉海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海洋应用性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升。

2.形成对接和支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学科专业布局。

——形成全方位支撑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涉海学科布局。以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涉及的领域为重点,整合我省高等学校涉海学科资源,促进高等学校涉海学科的融合、交叉与集约发展,建设海洋基础学科,提升传统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提高涉海学科的科技应用能力,提高涉海学科的学术服务水平,实现全方位支撑海洋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angnanxian/20210530/128025.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