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司法所、法律服务中心,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
为进一步深化“律师进社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律师的作用,扩大普惠性、公益性的法律服务供给,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助推“法治江干”“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区司法局决定在2018年“律师进社区”系列活动基础上,开展新一轮“律师进社区”系列主题活动。
一、活动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律师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广泛开展2019年“律师进社区”系列主题活动,为“高水平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二、活动对象
辖区内所有社区律师。
三、活动时间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司法助力民营经济”活动。以“律师进社区”工作为抓手,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助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第一区”。围绕“以法律服务引导企业保障自身权益、规范企业现代化管理、助推企业融资发展”三大目标,组织社区律师进行社区内企业大走访,开展法律进企业、法律帮扶小微企业活动;联动举办企业、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巡回宣讲,开展法律政策宣传、法律风险评估、涉法问题解决等活动,鼓励企业加强对核心知识产权的保护;帮助企业完善融资借贷法律文书,规范互联网金融等融资借贷行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举办助企发展论坛、讲座,开展联合走访,积极为企业股份制改造、挂牌上市提供专业辅导法律服务。
(二)开展“司法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活动。突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中法治的作用,扎实做好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服务工作。组织熟悉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服务事项的社区律师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参与值班,做好程序性、引导性法律服务。加强省、市、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之间的平台资源支持,推进社区“e服务”法律顾问群建设,着力打造综合性、便利性、多层次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依托社区律师“大网格”,继续深化“律师钱塘法治行”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居民依法表达诉求,更好地帮助社区居民解决邻里、赡养、分家析产、物业等常见法律问题。
(三)开展“司法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能力”活动。加强社区、业委会、物业组织协调,引导业委会依法高效履职,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组织辖区内社区律师定期开展针对社区住户的物业相关法律问题一对一咨询,针对居委会、业委会及物业管理服务团队定期组织物业普法讲座,让社区、物业及居民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提高城市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社区律师在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中的专业化作用,提高物业纠纷矛盾调处的效率。
(四)继续开展“司法助力扫黑除恶”活动。按照《江干区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案》部署要求,继续引导社区律师紧密配合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开展社区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社区律师开展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教育,向基层干部群众做好扫黑除恶政策宣讲解惑,营造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形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声势。
(五)继续开展“社区律师与社区服刑人员结对帮扶”活动。继续整合社区律师资源,筛选建立社区矫正结对帮扶律师名录,组织社区服刑人员与社区律师签订帮扶协议,实现“一帮一”结对。依托司法所、社区固定咨询点,组织帮扶律师通过定点“坐诊”和上门“出诊”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服刑人员答疑解惑、提供法律援助和困难帮扶,实时了解思想动态,进行专业剖析和心理疏导。鼓励律师发挥自身特长,以多种形式帮助结对社区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做到“心连心”帮扶。
五、活动要求
(一)精心组织,协调配合。由法律服务管理科负责组织本次主题活动,搭建优质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各司法所落实好自身的工作任务,加强与局科室、中心、街道、社区、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之间的沟通协调,结合社区实际,细化方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发动律师事务所骨干律师、党员律师、青年律师加入“律师进社区”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收集、总结、推广社区律师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好工作案例报送工作。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活动情况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形成良好的舆论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督导,确保实效。“律师进社区”工作是区委区政府综合考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科室及各司法所务必高度重视。法律服务管理科不定期对社区律师值班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结果,对不合格的社区律师将进行更换。各司法所要贯彻落实好社区律师定期值班制度。各司法所组织开展“律师进社区”系列主题活动情况纳入司法所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杭州市江干区司法局
2019年2月20日